新生常见Q&A
首先澄清一个误区:保研资格是基于公平竞争,按照相关规则择优给优秀的同学的,但你具体保研到什么学校,与西大关系没有那么大,是你自己争取来的。
拿到保研资格,主要在于成绩+科研。成绩指的就是你本科前6个学期的所有必修课的分数,这一部分的权重占比较高。科研指的是你的竞赛获奖/论文发表等相关经历,这一部分虽然占比没有成绩占比那么高,但也很重要。
因为,假设你成绩优秀且科研经历丰富,拿到了学校给的保研资格,具体保研到什么学校,主要是靠自己去争取。这有很多方法,最常见的就是参加夏令营,拿到优秀营员资格,再加上你拥有保研资格,往往可以顺利保研(推免)到对应学校。
保研名额的话,每年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排名在专业前6%,保研资格相对比较稳。如果排在专业前15%,相对来说保研可能没有那么稳,但也有一定希望。
考研在你大四上学期期末的时候,具体是在12月份。一般会考四个科: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
数学主要考察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中前两个都是大一时的专业课,概率论一般是大二时学的专业课。
英语和政治没什么好说的,都是我们本科的时候学过的,但是针对于考研有更个性化的课程。
专业课的话,不同学校往往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同一个学校不同专业,考查的也可能不一样。这里就涉及到信息差的重要性了。如果不掌握合理信息,很多时候甚至会复习跑偏。
很大,要及时考。
如果要保研,很多学校把是否通过六级作为能否进入夏令营的核心标准。官方没有说明六级的通过分数,但在民间,六级一般被视为425分通过。部分学校不仅要求学生通过六级,还会要求六级的分数(如450,475甚至500+分)。
至于计算机二级,如果你想毕业后加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计算机二级是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大多数省份目前把计算机二级作为硬性要求。
四级通过之后才能考六级,每次报名费50元左右,每年有2次四六级考试。计算机二级可以直接报名,报名费110元/人/次,每年举办多次。
我先大概介绍一下计算机技术。电气和机械专业都会有C语言的课程,C语言主要用于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嵌入式开发(如单片机)等。人工智能主要是用python语言比较多。如果你对人工智能感兴趣,可以试着学学python,我是高考之后的暑假就开始学python了。
除了C语言和python,还有C++(C++是C语言的扩展和超集,保留了C的高效性和底层操作能力,引入了面向对象编程、模板等现代编程范式),HTML,JavaScript,CSS等语言。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编程语言来学习。虽然现在有ai辅助编程,但ai永远都只是辅助。ai不是替代人,或者让一个不怎么会计算机技术的人妄想光靠ai就完成什么项目。ai是让人更强大。人类工程师的经验和判断,配合ai的高效执行,才能让开发真正提速、提质、可复盘。
大学采用学分制,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学生须按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分,方可毕业。
学分制详解:
- 1学分代表学生需要在一个学期内完成特定学时的学习,课程的学分数不一定一样,大多数课程学分在1~4之间。学分越高,往往代表课程越重要。
- 例如,电气专业的学生需修满165学分,其中包括通识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等。修满学分是毕业的重要条件,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评奖学金主要看的还是必修课成绩。必修课主要包含通识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必修课程等。但是每年的文件都可能有变化,具体以最新文件为准。
大一:适应与基础
- 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多上自习),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 重视学科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这是后面学习电气专业课(电路原理,电机学)等课程的基础
- 大一可能相对轻松,可以适当参加课外活动,拓展综合素质
大二:深化与选择
- 深入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掌握专业核心知识,许多课程对考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有帮助
- 可以尝试参与科研项目或学科竞赛,培养创新能力,为就业/考研/保研等打下基础
- 这一年必修课学分比较多,可以算是保研最关键的一年
大三:实践与提升
- 在这一年,你基本上要确定你未来的方向:考研/保研/本科就业/出国...
- 更有针对性地为你的目标做准备
大四:总结与规划
- 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 若本科就业,则需重点关注春招/秋招
- 做好毕业准备,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学校教务系统查询课程表和考试安排。
另外,也可以通过第三方小程序(比如帮帮通,樟木林等)获取课程表和考试安排的信息。不过一切以教务系统为准,小程序的信息也是从你的教务系统中调取的,但是有时会有bugs。甚至还出现过考试信息出错的情况,导致有同学走错考场。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大一的核心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二的核心课程主要有: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等。
需要注意的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为考研时需要考的内容。而电路原理等专业课为考电网笔试时需要考的内容。
可以点击 这里 跳转到电气专业的官方培养方案。不出意外,这也会是你大学四年中会经常访问的一个文件。
学校的图书馆,主要是北图,中图(去的人最多,也最大)与南图这三个,其他的图书馆基本上是学院图书馆,一般比较小且只有对应学院的人才可能会去。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多样化的服务。
你可以在图书馆自习,借书,甚至参加一些沙龙活动。中图每天8-22点开馆,其中周五12:00-18:30闭馆。
综测/奖学金
综合考评政策
奖学金与综测(综合考评)完全挂钩。换句话说,综测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你能否拿、拿多少奖学金。综测分虽然和你的成绩强相关,但是并非100%的线性关系。
以下是西南大学工院现行的综测政策概览。
考评指标与计算方式
学业成绩(75分)
根据学期内所有课程的算数平均成绩计算。比如你的平均分是88分,那么在综测中,你的学业成绩分数为88x0.75分。
基本素质考评(25分)
包括学生自评(占基本素质考评的10%)、学生互评(占40%)、辅导员/班主任考评(占30%)。其余的20%为常规的加分/扣分,如:旷课,无故不归寝等都会扣分。具体细则可参考综测文件。
创新实践能力考评(20分)
主要分为文艺体育,社会工作(比如加入学生会),学术科技(如发论文,参加竞赛获奖)这几个部分。具体细则同样参考综测文件。
奖学金政策
咱们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点击下面的按钮可以跳转到指向奖学金政策文件的链接。奖学金政策全校统一,但今年尤其是在奖励额度上稍有改变,不能确保以下文件的时效性,内容仅供参考。
奖学金分类
国家奖学金
- 奖励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
- 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0元
- 评审时间为每年9月-10月
国家励志奖学金
- 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
- 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
- 评审时间为每年9月-10月
校级一等奖学金
- 奖励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前3%的学生
- 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 评审时间为每年9月-10月
校级二等/三等奖学金
- 奖励综合考评成绩排名3%-10%/10%-25%的学生
- 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3000/2000元
- 评审时间为每年9月-10月
转专业政策
电气专业/机械专业的就业客观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假如你确实力不从心,首先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和朋友/老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沟通。如果实在不行,为了身心健康也可以考虑是否要转专业,以更好地满足学习兴趣和发展需求。
Q&A
- Q1:转专业有什么条件?转入/转出有什么限制吗?
- A1:对于绝大部分专业的同学,转出都不设限制。也就是,目前不会因为你在原专业的成绩等因素限制你转出。但是转入会设限制,一般为转入学院的考核。考核形式不一,有的学院仅有面试,有的学院笔试面试都有。具体需要参照对应文件。
- Q2:转专业的流程是什么?什么时候可以申请转专业?
- A2:大约每年3月,教务处会发表转专业相关文件。申请流程一般为:提交申请表至目标学院、学院审核、笔试/面试、公示结果等环节。详细流程可点击下方按钮参考学校转专业相关政策文件。
学生会/校级组织
社交方面
大学是一个新的社交平台,丰富多彩的校级/院级学生会和校级组织为大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展示自我的舞台。投入合理的时间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可以我们的丰富大学生活,锻炼我们的综合素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很多人的男朋友/女朋友也是这么认识的哦^ ^
学生组织
学生会
学生会分为校级和院级,绝大部分同学加入的都是院级学生会。院级学生会有多个部门,如生活权益部等。加入学生会不仅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也是认识高年级学长学姐的好机会。但加入学生会代表要牺牲一些个人时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校级组织
西大有很多校级组织,比如SASA,自管会等。这些校级组织里的同学往往来自各个学院,是认识其他学院的同学的好机会。
无论是学生会还是校级组织,都会有综测加分的哦。
写在最后
这个指南有何不同?
这个指南主要侧重工院新生尤其是电气专业新生,因为其他信息比如宿舍环境/校园环境/吃在西大/玩在西大等信息很容易获取,并不存在信息差。所以本指南聚焦核心信息差部分(Q&A部分)。
免责声明
以上指南内容仅供参考,虽然我尽量保证客观表述且尽量援引官方信息,但也不可保证100%正确与永久的时效性。同时,本指南内容不作为任何人做出任何决策的依据。个人精力有限难免有纰漏,若内容有误或你愿意参与共创,可查看联系信息部分与我联系。感谢^ ^